圣周随想(一):饶恕的爱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6 11:59:39
分享与播放
和解饶恕

默想经文: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

2006年10月2日的清晨,一场无妄之灾撕裂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尼克尔矿区的宁静。一名男子——查尔斯·卡尔·罗伯茨四世,带着武器闯入一所阿米什人孩子的学校,开枪射击,造成五名女孩死亡,五人重伤。这场骇人听闻的悲剧震惊了全美,甚至全球。媒体、心理学家、社会学者、评论员纷纷关注这一事件,却几乎都将焦点集中在疯狂、伤害、罪恶与悲痛之上。

然而,在举世震惊与愤怒的舆论风暴中,阿米什人的回应却像一道悄无声息的光,刺穿了哀伤和仇恨的迷雾。那些刚刚失去女儿的父母,没有怨声载道,没有咬牙切齿,反而主动前往凶手家中,探望那名寡妇与年幼的孩子。他们的祷告中没有一句咒诅,只有怜悯、同情、安慰和爱。他们甚至用自己的钱帮助罗伯茨的家人度过难关。这不是情绪上的原谅,也不是时间冲淡的结果,而是一种来自深处、在信仰中早已扎根的回应。

许多人无法理解。有人愤怒地说:“这不是饶恕,这是纵容!”有一位专栏作家写道,阿米什人的饶恕反映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宿命论,仿佛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再期待公义的绝望世界里。

但阿米什人从来不是为了安抚世界的眼光而生活。他们遵行的是圣经的道——那看似“愚拙”的十字架之道。圣经早已预告,十字架的信息对世界来说是疯狂的:“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林前1:18)这是超越人性逻辑的真理,正如耶稣在十字架上那句令人震撼的祷词:“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十字架上的祈祷

在十字架前,最深的痛苦与最彻底的赦免交汇,暴露出人性的破碎,也揭示了神性的荣耀。我们跟随耶稣走过圣周的道路,走向各各他,走向那木头搭建的刑台,但我们也走进他那超乎理性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爱不是感情的温热,而是带着钉痕、穿透咒诅的救赎之火。

在十字架前,耶稣没有自怜、没有控诉,没有一句责骂。他所说的第一句话不是:“你们会为此付出代价”,而是:“父啊!赦免他们。”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句话——不是对敌人的咒诅,而是代祷;不是恨意的爆发,而是怜悯的流露。这不是懦弱,更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大能——神的爱之大能。耶稣不是被迫默然忍受十字架,而是自愿走上这条受难之路。在人类施加的最大羞辱和痛苦之中,他选择了爱与饶恕。

那一刻,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被钉死的失败者,而是一位舍命的王者。他承受的羞辱、鞭打、嘲笑、唾弃,本应由我们来承担。但他没有推卸,没有反击,反而在痛苦中继续祷告,为的是那些置他于死地的罪人——也就是我们。

耶稣说:“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这是饶恕的钥匙。世人看不见自己的盲目、不理解自己的罪有多重,而神却深知人的软弱。他不是因我们值得而赦免我们,而是因他的爱从未停止。

祷告中的代求:十字架不是终点,是起点 

令人感动的是,这不是耶稣在十字架上唯一一次的代祷。复活后,他继续为我们祈祷,直到今天。

希伯来书写道:“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7:25)耶稣不仅死为我们,还活着为我们——为我们的软弱代求,为我们的悔改欢喜,为我们的归回守望。

我们每一次犯罪、每一次软弱、每一次落入试探,都可能在灵魂深处听到他的声音:“父啊!赦免他们。”这是爱最坚定的承诺。我们可以失败、跌倒,但在天上的中保从不休息。他的代祷,比我们的良心更有力。他的怜悯,比我们自己的悔意更深。

然而,十字架上的饶恕,不只是我们领受的恩典,更是我们必须学习的榜样。我们既然得了赦免,就当活出赦免的生命。耶稣说:“你们要饶恕人,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太6:14)保罗说:“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西3:13)我们不能只想享受被饶恕的安慰,却拒绝向他人释放同样的恩典。

饶恕不是放过对方,是放过自己。是将一切伤痛交托给那位完全的审判者,让爱不再被仇恨奴役。正如阿米什人那样,他们并没有忘记失去孩子的痛,但他们选择不让这痛化为毒。饶恕,也许不会改变过去,却能翻转未来。它让受害者不再只是受害者,而是得胜者;它让苦毒止步于此,让复仇的锁链断裂于此。

活出饶恕的生命

当我们思考耶稣的那句祷告,“父啊!赦免他们”,我们不能只感动,而不行动。我们也许没有经历过阿米什人那样的伤痛,但我们都在生活中遇到过伤害与误解。那些嘲笑你信仰的同事,那些无理挑衅的邻人,那些让你心碎的朋友甚至家人——你是否愿意因着基督,为他们祷告:“父啊!赦免他们”?你是否愿意在伤口仍在流血时,先向天上的父说:“我愿意饶恕”?你是否愿意不再靠感觉,而是靠圣灵的能力去饶恕、去爱?

因为,这正是基督信仰最核心的力量——不是律法的强制,不是理智的压服,而是恩典的胜利。饶恕不是妥协,而是最深的刚强;不是软弱的让步,而是爱的统治。耶稣为何祷告?为何流血?为何死?他为我们祷告,是为了我们得着赦免;他为我们流血,是为了我们得着赦免;他为我们舍命,是为了我们得着赦免。这一切,都不是我们配得的,而是他甘心的。我们既已蒙赦免,也当成为赦免的器皿。因为饶恕的生命,是复活的生命;被赦免的灵魂,也当发出饶恕的香气。

愿这个圣周,我们不只是纪念十字架上的耶稣,更愿我们效法他,活出十字架的爱——那饶恕的爱。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