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基督为爱:我的义诊侍奉之路

作者: 龚芸青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7-08 08:37:10
分享与播放

清晨的阳光透过花巷教堂的彩色玻璃,温柔地洒在医务室的诊疗台上。我戴上老花镜,轻轻整理着听诊器和血压计,心中充满感恩。退休后,我加入了教堂医疗室的侍奉工作,每周两次为弟兄姐妹们义诊,让我的晚年生活有了新的意义。

图片1(1).png

除了主日礼拜,我最期待的就是在医疗室接待前来就诊的肢体。他们有的带着慢性病的困扰,有的因生活压力而焦虑,但每一次诊疗都不仅是身体的医治,更是心灵的交流。每当看到他们舒展的眉头和真诚的感谢,我就深深体会到“施比受更为有福”的真谛。

更让我感动的是跟随福州市基督教两会组织的医疗队下乡义诊的经历。我们曾前往福安、周宁、连江、永泰等偏远山区,为那些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匮乏的乡亲们送医送药。崎岖的山路颠簸难行,但每当抵达目的地,看到早已等候多时的乡亲们,疲惫便一扫而空。他们有的拄着拐杖走了几里山路,有的骑着摩托车从十几里外赶来,眼中满是对健康的期盼和对我们的信任。

图片2.png

记得在永泰的一个小村庄,一位年迈的婆婆脚上沾满泥土,颤巍巍地递上病历,连声说:“感谢主!感谢你们!”她浑浊的双眼闪烁着泪光,让我心头一热。那一刻,我更加坚定要以基督的爱去服侍他们,不仅医治他们的身体,更让他们感受到上帝的爱和国家的关怀。

义诊不仅是医疗行为,更是信仰的实践。每一次测量血压、每一次包扎伤口、每一次耐心倾听,都是在传递基督的怜悯与恩典。正如经上所记:“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退休后的我,虽不再在医院病房工作,却在更广阔的“田野”中继续行医——用爱心、专业和信仰去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为主做工,永不落空。

(感谢林慕理弟兄为我参加义诊拍摄照片。)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福州一教会信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