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信仰的浪潮中,人们对超自然现象的追逐悄然成风。像医病、赶鬼、说方言等超自然体验,被不少人当作信仰真实性的“硬核证据”,仿佛这些现象越强烈,信仰所蕴含的力量就越磅礴。然而,李女士的真实经历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我们对神迹奇事的盲目迷信,更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属灵真理:神迹奇事本身,绝非通往真理的坦途;唯有爱,才能真正触动人心,带来生命的根本转变。
超自然现象:迷人表象下的“迷雾陷阱”
人类内心深处,对超自然现象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迷恋。从古至今,各类宗教都不约而同地将神迹奇事作为吸引信徒的“诱饵”。在圣经记载中,撒但也具备行奇事的能力,出埃及记里埃及术士能够模仿摩西的部分神迹,便是铁证。这清晰地告诉我们,异能奇事并不都源自神,基督徒要加以分辨。
李女士曾长期遭受头痛的困扰,那种疼痛如影随形,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闻念咒可以缓解病痛,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念诵佛教经文和咒语。起初,效果似乎还挺明显,每次念完咒语,头痛的强度会有所减轻,发作的频率也似乎降低了。这让她坚信,是念咒带来了神奇的医治力量,佛教的信仰有着强大的超自然能力。
在现代教会中,像李女士这样将追求医病、赶鬼、说方言等外在表现当作信仰“标配”的人并不少见。许多人认为,这些现象越显著,信仰就越纯粹、越强大。这实际上是把信仰降格为一场观赏超自然表演的“闹剧”。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中明确指出:“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超自然现象或许能在一时之间引发人们的好奇与惊叹,但终究无法带来生命的深刻转变。李女士虽然通过念咒暂时缓解了头痛,但她的内心依然空虚,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而且,这种依靠念咒的医治方式并不稳定,头痛还是会时不时地发作,让她陷入痛苦和焦虑之中。
基督教信仰:爱才是核心“暖阳”
基督教信仰最独特之处,并非它所宣称的那些神迹,而是它所展现出的无私之爱。王姊妹是李女士的朋友,她在得知李女士的情况后,便邀请对方到教会来参加活动。起初,李女士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前来,并没有真正打算接受基督教信仰。
然而,在教会里,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教会里的弟兄姊妹们得知她的情况后,纷纷主动关心她、照顾她。特别在她住院的期间,有的弟兄姊妹为她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有的陪她聊天解闷,倾听她内心的痛苦和烦恼,还有的为她祈祷,求神赐予她平安和健康。这种无私的关爱,让李女士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有一次,李女士头痛再次发作,疼得她几乎无法站立。这时,几位弟兄姊妹立刻围在她身边:有的为她按摩头部,缓解疼痛;有的轻声安慰她,给她鼓励和力量;还有的继续为她迫切祈祷。在他们的关爱和祈祷下,李女士的头痛竟然渐渐减轻了。但更重要的是,她从弟兄姊妹们的眼神和行动中,感受到了那种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爱。
约翰福音13章35节记载:“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早期教会之所以能够吸引罗马世界的众多民众,靠的正是基督徒之间那种超越种族、阶级的爱,以及他们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德尔图良曾记载异教徒的惊叹:“看这些基督徒如何相爱!”在当今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无私的爱显得尤为珍贵,它成为基督教信仰最有力的见证。李女士最终选择接受基督教信仰,并非因为她看到了更大的神迹,而是因为她亲身经历了这种真实、无私的爱。这种爱,让她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她愿意放下过去的信仰,投入到基督的怀抱中。
基督教信仰:关系至上,拒绝“虚假表演”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关系性的,而非表演性的。上帝最根本的属性是爱(约翰一书4:8),因此真正的信仰必然以建立爱的关系为中心。耶稣在世上时,固然行了许多神迹,但祂最看重的,却是与门徒建立深厚的爱的关系。
在最后的晚餐上,祂没有强调要记住祂行的神迹,而是设立圣餐,要门徒“记念”祂,即记念祂为爱舍己的生命。圣经中最大的诫命是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而非追求超自然体验。李女士后来也反思过,念咒虽然能给她带来一时的身体缓解,但却无法填补她内心的空虚,无法解决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教会弟兄姊妹们的爱,却能让她感受到被接纳、被关爱,让她有了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当教会过分强调神迹奇事时,实际上是在转移信仰的焦点,使信仰变得功利和浮躁。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会为了吸引信徒,过分宣传神迹奇事,而忽略了信仰中最重要的爱的元素。这样的教会,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能吸引一些人,但却无法真正留住人心,也无法让人真正体验到信仰的力量。而当教会活出彼此相爱的生命时,才真正彰显了上帝的国度。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基督教信仰的传播从来不是依靠神迹的表演,而是依靠爱的实践,无论是早期教会的地下墓穴,还是德蕾莎修女的垂死之家,都是爱的实践的生动体现。
爱:基督教信仰的永恒“灯塔”
在这个追求速效与感官刺激的时代,教会面临着将信仰浅薄化为超自然表演的巨大诱惑。然而,王姊妹和李女士的故事时刻提醒着我们,真正能改变人心的不是神奇的现象,而是神圣的爱。
神迹或许能在瞬间吸引人的注意力,但唯有爱才能赢得人的真心。基督教信仰最有力的证据,从来不是某个人的疾病得到医治,而是一群罪人被爱改变,进而活出充满爱的生活。就像李女士所说,念咒可以暂时止痛,但只有爱能带来内心的平安;陌生人可以提供帮助,但唯有在主里的弟兄姊妹才能给予一个属灵的家庭。最终使人归向基督,不是我们展示了多大的能力,而是我们活出了多大的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目睹了许多因爱而改变生命轨迹的案例。有些人原本生活在痛苦和绝望中,是教会弟兄姊妹们的爱让他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有些人曾经对信仰充满怀疑和抵触,是爱的力量让他们打开了心扉,接受了基督的救恩。爱就是基督教信仰历久弥新的力量所在,也是每个基督徒应当毕生追求的生命境界。
朋友们,在一切神迹奇事之上,我们必须更加渴慕那永不止息的爱。爱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吸引人归向真理的强大力量。当我们以爱为中心,活出彼此相爱的生命时,我们便真正彰显了上帝的荣耀,也能让更多的人在爱的感召下,走进基督教信仰的大门,经历生命的转变与更新。让我们果断摒弃对超自然现象的盲目追求,回归到爱的本质,用爱书写属于我们的信仰篇章,因为这是我们当前最迫切、最正确的选择。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