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骆驼祥子》的那个深夜,我仿佛看见曾经自己的影子投射在书页上。祥子何尝只是老舍笔下的人物?他是我们每个人的写照——在生活的重压下如骆驼般坚韧,又如牛马般劳碌,把一生的价值都抵押给那些看似实在却终将朽坏的产业。
祥子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此他早起晚归,不沾烟酒,不惹是非。三年的血汗换来一辆锃亮的人力车,那是他全部的尊严与希望。可命运无情——车被乱兵抢走,积蓄被侦探骗光,妻子难产而死,心爱的小福子自尽。三次得车,三次失去。最后,那个勤劳本分的祥子死了,只剩下一个抽烟、喝酒、骗人的行尸走肉。
今日在写字楼里加班到深夜的我们,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我们,在家庭与职场间疲于奔命的我们,何尝不是现代的祥子?我们追逐房子、车子、位子,用一生的光阴换取这些可见的产业,却不知何时,我们也成了命运的骆驼,成了时代的牛马。
但基督徒的职业观,恰如暗夜中的灯塔,为我们照亮了一条超越“骆驼与牛马”命运的天路。在基督里,工作不再是诅咒,而是呼召。无论是讲道还是拉车,无论是治国还是扫地,只要是服务他人、建设世界的工作,都是上帝赋予的神圣使命。我们不是在为地上的老板打工,而是在回应天上的呼召。这份认知,让最平凡的工作都有了永恒的价值。
祥子勤劳是为了买车,我们勤劳是为了买房。但基督徒的勤劳,有着更深的维度——我们勤劳,是为了活出上帝的形象,彰显受造物的尊严。正如《圣经》所言:“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工作的价值,不在于它带来的报酬,而在于它本身所见证的品格。
祥子的悲剧在于,他把全部生命价值都押在“拥有自己的车”上。一旦失去,信仰就崩塌。但基督徒深知:我们尽心尽力工作,却把结果交给上帝。我们承认自己的有限,相信上帝的主权。这份交托,让我们在得失之间保持内心的安宁。我们劳苦,却不被劳苦所奴役;我们努力,却不被结果所捆绑。
牛马不知安息,骆驼永远跋涉。但上帝赐下安息日,是要我们承认:世界的运转不靠我们的劳碌。真正的安息,是在劳碌中依然保持心灵的宁静,知道“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这份安息不是懒惰的借口,而是信靠的明证。
从祥子的时代到今天,世界的逻辑从未改变:用成功定义价值,用产业衡量尊严。但基督的福音向我们宣告:你们是上帝的儿女,不是牛马;你们是天路客,不是骆驼。我们的身份,不建立在拥有什么上,而建立在被谁拥有上;我们的价值,不取决于做什么工作,而取决于为谁而工作。
当祥子倒在街头时,他失去了一切。但当我们在各自的“职场”中倒下时,我们知道,有一双手会托住我们,有一个应许永不改变:“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这就是基督徒的职业观:带着骆驼的坚韧,却不被重担压垮;怀着牛马的勤恳,却不为奴役所困。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劳苦的功效存到永远,我们每一个为主而做的动作,都在编织永恒的冠冕。在这条从尘土通往荣耀的路上,我们不再是命运的骆驼,而是天路的客旅;不再是时代的牛马,而是天国的子民。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