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地指出他人的问题——观电影《心灵捕手》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18 09:27:53
分享与播放
电影剧照

《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是一部我早就想和孩子一起看的电影。趁着周末有空,我们终于挤在沙发上看完了它。当我和孩子一起重温这部曾经获奥斯卡奖的影片,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因为一方面电影讲述了天才少年的成长故事,另一方面,也让人思考: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不足时,究竟该如何温柔而有力地指出?

一个“问题少年”的故事

影片开头,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黑板上公布了一道极其困难的数学题。出人意料的是,解出题目的不是他的学生,而是学校里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威尔·亨廷。威尔聪慧过人,在数学领域几乎无人能及。问题来了,这位天才是个问题少年。他每天与好友查克混在一起,喝酒闲逛、打架滋事。在一次打架中,他袭击了警察,因此被送上法庭。正当他面临牢狱之灾时,蓝波教授出面为他求情,使他免于坐牢,条件是必须接受心理辅导。

蓝波找来了许多心理学专家,威尔极其抗拒。他用犀利的讽刺击退了所有人,没人能触及他的心。无奈之下,蓝波只好求助于大学时期的好友心理学教授尚恩。正是这位温和、满怀力量的心理师,成为了威尔人生的转折点。

在影片的发展过程中,尚恩逐渐为威尔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空间。他们因为棒球队红袜队建立起共同话题,也因为彼此的过往伤痛找到共鸣。只是威尔的天性是用尖锐的讽刺保护自己。他照例把尚恩推开,他讥讽对方的画作,贬低对方的人生经历,用一贯的方式来防御内心的恐惧。尚恩受伤了,他感到愤怒,一度失眠。渐渐地他发现:威尔根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这个孩子虽满腹才华,却没有真正理解过人性的脆弱与复杂。于是,尚恩约威尔在公园的长椅上见面。那是一场深刻的对话,也是整部电影最经典的片段之一。

公园长椅上的一课

面对池水,尚恩缓缓地说出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当我问你战争,你可能会背莎士比亚的名句,可你从没在战场上看过战友死去;当我问你爱情,你或许能引经据典,但你从没真正投入去爱一个人,从没因为她的一个眼神而崩溃过。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成熟的男人,而是一个狂妄却胆怯的孩子。你有天赋,这点没人否认。但如果你不敢谈你自己,不敢面对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创伤,那你永远走不出去。”

这段话让威尔一时语塞。他的表情从桀骜转为沉默,他终于被击中了,不是被知识,而是被一个人对他真实的理解。对我来说,这场对话最打动人的地方是:尚恩指出威尔的问题同时,他也在传递出接纳与尊重。他看见了威尔的伤口,并没有因此贬低他,而是温柔地说:“我知道你是这样的人,但我依然愿意陪伴你。”

什么是“温柔的批评”

电影让我想起一个词:“温柔的批评”。所谓温柔,是以一种不会摧毁对方的方式把真相摆在面前。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经历。有时候,当我写作时,我隐约感觉某段文字不够好,但我会选择忽略它,因为修改太麻烦想偷懒,或者我只是想尽快完成任务。不少次,编辑都会客气而非批评地指出那一处让我心虚的问题点。最后不得不承认,是的,这里需要改。

这就是“温柔的批评”的力量,它触碰到我们心里模糊知道却不愿面对的部分。它让我们在安全的氛围里,终于有勇气去直视自己的不足。很多时候,批评会让人反感,是因为态度。如果批评带着轻蔑或高高在上的口气,它会像刀子一样刺向人心。相反,当批评发生在无条件的接纳之中,它反而像一面镜子,让人照见自己。

在电影里,尚恩能触动威尔正是因为他首先给予了尊重。他没有急于展示自己的权威,他首先用倾听和共情去理解威尔。等到威尔逐渐信任他,他才说出那段直指人心的话语。这种方式背后传递的是:我看见你的挣扎,我也不否认你的痛苦,但我依然相信你可以变得更好。

在日常生活里,这样的态度体现在朋友之间。真正的朋友,与你同乐,他们也会在关键时刻指出你的盲点。他们的批评不会让你觉得被攻击,乃是会让你感到被理解。因为你知道,那不是出于优越感,而是出于关心。

朋友如镜

美国作家兰道夫·伯恩曾说过:“一个没有几个朋友的人,是不完全发展的人。他的某些性格面向被封闭了,从未得到表达。他无法独自解锁这些面向,只有朋友,能激发他、打开他。”这句话与电影的主题不谋而合。威尔若没有尚恩的点拨,他可能永远困在防御的壳里。他聪明,却不完整;他敏锐,却缺乏勇气去面对真正的自己。是朋友和导师让他照见自己,从而走向成长。

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这样的“镜子”。有人会在我们得意时提醒谦卑,在我们逃避时逼迫直面真相。正是这些“温柔的提醒”,让我们一点点成为更成熟的人。 

看完电影,我不禁反思:如果我们想要像尚恩一样温柔而坚定地指出别人的问题,该怎么做呢?我总结出三点:

1.先建立关系,再提出批评。如果没有信任做基础,任何批评都可能被误解为攻击。先让对方知道你是真心关心他,而不是想赢得一场辩论。

2.倾听比表达更重要。很多时候,人并不是需要别人立刻给出答案,而是需要有人听见他们没说出口的部分。只有在被理解的前提下,批评才可能进入心里。

3.指出问题,但不否定人。真正的温柔批评是把问题与人分开。你可以说“这里做得不够好”,但不要说“你就是这样的人”。前者是可改变的,后者会让人绝望。

《心灵捕手》是一部关于天才的电影,同时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它提醒我们:知识能让人聪明,但只有爱与接纳,才能让人真正成长。当我们愿意温柔地指出别人的问题时,我们不仅是在帮助对方,更是在帮助彼此成为更完整的人。或许,这就是电影带给我的最大启示:真正的智慧,不是赢过别人,而是学会在诚实和温柔中,彼此成全。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