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同工的决然转身:惋惜之余,我们该反思些什么?

作者: 牧心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16 16:50:10
分享与播放

一位在重要岗位上倾心侍奉十余年的中年同工,第四次提出离开,这一次,他态度坚决,再无转圜。前三次,在教会负责人的竭力挽留与同工们的真诚劝勉下,他选择留下,侍奉之路也日渐顺畅。可如今,他以“生意难做,需外出谋生”为由,辞去教会一切职务,远赴外地发展。作为同工,心中满是惋惜、不解,更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沉重。

消息传来之初,心中五味杂陈。既羡慕他终于挣脱数次挣扎,毅然卸下侍奉的重担;也深深理解他作为中年一家之主,面对现实生计的压力,我们无权苛责他为家庭做出的选择。但更多的,是为教会忧心:在同工本就紧缺的当下,这样一位身居要职、经验丰富的同工离开,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更难免在同工与信徒间引发诸多揣测与议论。

据目前所知,听闻此事的人,第一反应往往是以下几种:“教会是不是出了问题?”“同工间是不是关系不和,把人家挤走了?”或是“侍奉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侍奉了?实在想不通!”“挣多少钱才知足?”。这些声音,像一根根刺,扎在每个关心教会的信徒心里,更扎在昔日一同侍奉的同工心中。而我反复思索,真正难以释怀的,并非他离开的结果,而是这件事折射出的教会同工关系的缺憾:我们虽有表面的合一,却缺少了在基督里深入的信任与生命相交。

他说,做出离开的决定,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挣扎。可那些日夜,我们这些同工,却丝毫未曾察觉。是他不愿分享,还是我们从未走进他的内心?并非我们太忙,忙到忽略了身边人的情绪,而是我们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一同做事”的层面,从未建立起能坦诚倾诉的信任。若我们之间有更深的生命联结,或许他会愿意将心中的难处、侍奉的困惑向我们敞开;若能更早察觉他的挣扎,或许我们能一同祷告、分忧,甚至共寻出路,而非等到木已成舟,才被动接受这突如其来的离别。

再细细思索,“生意不好”或许只是表面理由——他的经济实力,早已远超教会多数同工。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侍奉观念的差异。勉强地侍奉,终究难以长久。身居要职的他,对教会发展、侍奉方向必有自己的期待与看见。当个人理念与教会整体方向不一致,甚至产生冲突时,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每一次勉强配合,每一次在分歧中妥协,都是对心力的消耗。久而久之,当现实压力袭来,离开便成了他解脱的选择。

这件事,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教会当下的危机。表面是同工流失的危机,深层却是信任危机、关系危机,更是理念共识的危机。教会的凝聚力,从不是靠岗位与职责维系,而是靠弟兄姐妹之间彼此相爱、彼此信任的生命联结,靠对侍奉理念的共同认同。若同工间缺乏信任,无法坦诚沟通;若侍奉理念存在分歧,未能达成共识,即便暂时留住人,也留不住心。勉强的侍奉,不仅难有果效,反而会积累隔阂与不满,最终还是会走向分离。

如今,这位同工已停了所有圣工,归还教会钥匙,退出事工群组。再多的惋惜与揣测,也无法改变现实。我们能做的,不是沉浸于负面情绪,更不是互相指责,而是借着这件事,深刻反思教会存在的问题。

首先,重新审视同工关系:真正的同工,不应只是“工作伙伴”,更应是像保罗和以巴弗提之间“过命之交”“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腓2:25)。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彼此相交,在祷告中分享心事,在生活中彼此关怀,建立牢不可破的信任。唯有心紧紧相连,才能在困境中同心合意,在他人软弱时及时扶持。

其次,正视侍奉理念的差异:教会不属于任何人,而是属于主。对于侍奉的方向与方法,应多一些开放坦诚的沟通,在交流中求同存异,寻求上帝的带领,逐步形成共识。让每一位侍奉者,都能在理念合一的基础上甘心摆上,或许不能在理念上合一,也要以基督为标杆,这样的侍奉才有力量、有果效,也才能长久。

最后,将教会主权全然交托上帝:纵使眼前面临同工缺乏的困境,纵使离别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我们坚信,上帝始终在掌权。祂必带领教会度过艰难,也必预备合他心意的仆人。我们当在这段经历中学习依靠上帝、彼此相爱,让教会在阵痛之后,能更健康、更合一地向前发展。

这位同工的离开,是一次危机,更是一次警醒。巴不得我们从中吸取教训,重建信任,凝聚共识,让教会不再因勉强的侍奉而消耗,而是因彼此相爱、理念合一,成为充满温暖与力量的属灵大家庭。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