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晚,崇一堂举行“努力面前·爱中前行”福音布道会暨建堂二十周年感恩联合敬拜。本场聚会在崇一堂主堂举行,历时两个小时,借着诗歌、舞蹈、朗诵、见证、讲道与呼召,带领会众回顾教会二十年的恩典之路,展望未来福音使命的继续,也向现场慕道友传递福音的盼望与呼召。
聚会于晚7点正式开始,首先播放《崇一堂圣乐事工简介》视频,展示教会二十年来在圣乐事奉方面的发展与投入,事工兼具传统底蕴和现代特色,以服侍心志为基础导向,力求以专业多元的敬拜侍奉教会与信徒。
随后的多组诗歌献唱与舞蹈赞美环节,由崇一堂多个音乐事工组联合呈现,包括崇一堂赞美团、敬拜团、恩友诗班、“兴起发光”音乐事工、陪谈团颂赞组、英语团契敬拜组及佳美之音赞美团,联合乐队担任全场伴奏支持。
敬拜环节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欢喜中赞美宣告、恩典中信心坚固、信心中努力面前。其中包括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的诗歌如《praise赞美》《one way》《Holy Forever永远圣洁》等,营造出欢乐自由的敬拜氛围;舞蹈《《不动摇的信心》、诗歌《耶和华拯救》《十架的大能》、《在爱中前行》等表达在信仰旅程中经历救赎、医治、洁净与得胜的核心主题,感恩基督救恩所带来的改变与力量,并回应大使命的呼召,在爱中奔跑。
此外,《努力面前·爱中前行》的主题朗诵,以充满诗意的语言和丰沛的情感,回顾崇一堂建堂历史、教会架构和事工发展,引导信徒回顾个人在崇一堂的信仰生活经历,并展望未来二十年的美好征程。
朗诵者问到:“你我再相约二十年可好?”台下答:“好!” “约吗?”“约,再相约!”
在现代扇子舞《新的异象,新的方向》结束后,孟姊妹讲述了自己的生命见证。她曾作6次化疗、1次手术 、25次放疗,在痛苦艰难的治疗过程中,她感受到丈夫,崇一堂的牧者、同工、弟兄姊妹的代祷和帮助,也在青年团契、以琳祷告、关怀小组等的学习、陪伴里,经历神的临在和教会的扶持,得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治愈。如今她站在这里见证神的大能,从心底里告白:“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患难是恩典。”
宁波圣教堂主任牧师陈志华牧师受邀证道,围绕约伯记22章21节与约翰福音17章3节,带来展开《知“主”人生,自由喜乐》的证道。陈牧师指出人有身体、精神与灵的多重需求,而灵的需求唯有神能满足。
人们常常误解快乐和满足的来源,把物质的丰富等同于满足,认为只要拥有某样东西或者实现某个愿望,就能让自己幸福,但往往只能得到短暂的快感,而无法拥有内里长久的满足。
陈牧师指出,若要真的快乐,就要“从思考我要什么,变为思考我到底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唯有从人类存在的本质出发,才能解决人心中的空洞与虚无。
人的本质是一个被造物,作为被造物,有超越地域、文化等种种差异因素的共性需要,这种灵里的需要包括感恩、知足、情感、宽容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信仰。
陈牧师解释:“信仰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我们对彼岸的一种渴望,我们对于超自然存在的那个位格的神的一种向往。信仰是每一个人共性的需要,它解决的是人心的问题。“
如何获得这终极的满足,得到心灵安息,答案在约翰福音17章3节:“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陈牧师着重解释经文两个关键词“认识”和“永生”。他提出:“这里的认识,不只是指理性上的知道,更是形容夫妻间的联合,不只是只是的了解,更是建立亲密的关系,彼此来往流。” 而认识神所带来的“永生”,不仅是时间上的永远,更是生命品质的提升,是“神圣界限里的自由”与“神圣满足中的喜乐”。
他强调,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随心所欲者背后是一个受捆绑的灵魂,自由不是“由自”,只有在基督里,才能脱离罪的辖制、活出真正人的尊严。而“知主”才有真正的知足,金钱物质的满足只是一时的,且会让人越来越干渴,只有认识主耶稣,才能品尝到灵魂被充满的喜乐。
“人走到上帝那里其实并不遥远,往往只需要一个转身的距离。”陈牧师呼召那些第一次来到教会还未接受耶稣为救主的人,敞开心接受基督,邀请他们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接下来的人生,有耶稣进入,会怎么样呢?”
在陈牧师发出的呼召中,在场有数十位慕道友起立回应。教会安排接待人员为他们分发圣经作为礼物,并填写联系卡。最后,陈牧师带领回应祷告,整个聚会在赞美诗《十架的大能》《在爱中前行》的合唱中画下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