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大胆想象这样一个场面:她被抓住了——那位通奸的女人。有人从床上把她拽起,右手紧紧攥着她的头发,拖到广场上,摔在圣殿的台阶前。那一刻,她伏在地上,脸朝着尘土,裹着从情人床上扯下的一层薄被。
几分钟前,她还沉浸在自己的秘密中,快感和罪让她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一切。但今天,这一切被打断了,他们闯入了房间,看到了她最脆弱、最败坏的那一面。随即,她的生活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神职人员大声质问拉比耶稣:“律法说,她该死,该用石头打死她。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陷阱。无论拉比怎么回答,都可能惹怒律法或民众的舆论。女人伏在地上,尴尬、恐惧、绝望混成一团,心里飞快地盘算:他们知道多久了?还有谁知道?她甚至开始想象被石头击中的感觉,那该是怎样的疼痛和耻辱……
而耶稣,只是弯下身子,在地上用手指写字。近到她几乎能听到指尖划过沙土的沙沙声。围观的人屏住呼吸,想看他写的字。时间仿佛凝固,沉默拉得漫长。文士和法利赛人几乎要再度开口,耶稣抬起头,声音平静却如雷贯耳:“好吧,那就按律法去做吧。但谁若没有罪,就可以先拿起石头砸她。”
空气似乎被撕开了一道缝隙。她猛地一颤,以为听到石头落下的声音,但那声音并不是石头击中的沉闷,而是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石块的声响。她抬起头,看到了那双充满怜悯的眼睛。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那一刻,耻辱之地变成了怜悯之地。她原本最想抹去、藏在脚注里的那一页,竟成了她愿意终身高声述说的篇章。上帝总是这样的作者:他不会涂掉我们的错误,而是翻转,把最坏的片段化为不可或缺的高峰。她最显眼的失败,竟成了她最大的胜利。
《约翰福音》第8章1-11节记载的这段内容深深打动我,因为它揭示了神救恩的广度与深度。我们常以为,最黑暗的秘密、最羞愧的失败,是无法与人共享的。然而,神的触碰恰恰深入我们灵魂最阴暗的缝隙。那些让我们羞愧、让我们想躲藏的地方,正是祂最深爱、最渴望进入的空间。
无论罪多么深重,爱始终能穿透黑暗
这让我想起《希伯来书》里的话:“所以祂能完全拯救那些靠着祂来到上帝面前的人。”(来7:25,当代译本)这里的“完全”,英文是“completely”,原文希腊语“panteles”,意思是全面、完整、彻底。祂不仅仅是救我们脱离某种困境,祂要让我们能够真正地站立、奔跑、跳跃,甚至在面对死亡时依然能够欢笑。这种救恩,不只是勉强凑合地度过一生,而是让生命的每一寸都得以复活。
希腊语“panteles”这个词圣经中仅在另一处出现,《路加福音》13章11节的被鬼附着的妇人,“病了十八年,弯腰曲背,完全(panteles )直不起来”(路13:11,新译本),当耶稣触摸她的身体,“她立刻直起腰来”(路13:13,新译本)。这个 panteles 的力量,是彻底的恢复,是全方位的重生。神的救恩,就是这样,不仅从外在解脱,更从灵魂、身体乃至整个生命中恢复我们。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罪越深,越远离神。但事实正好相反:越深的破碎,越能让神显出祂救恩的伟大。我们的失败不是阻碍,而是彰显神慈爱与怜悯的舞台。就像那位通奸的女人,她原本最想隐藏、最羞愧的瞬间,竟成了她见证神的最好开端。
我常常反思自己的生活:那些我羞于启齿的错误,那些让自己痛苦的选择,那些关系破裂的裂缝,若没有神的怜悯,这些裂缝会吞噬我。但神不仅进入其中,更将这些裂缝变成光的通道,让我看见祂的爱和拯救。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耶稣俯身在地上写字的那一瞬间,不只是缓和了神职人员的指控,更是一种深刻的示范:祂愿意用怜悯取代审判,用爱取代恐惧。那是一种生命的宣告:无论罪多么深重,爱始终能穿透黑暗。
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我们在生活中无数次经历类似瞬间:当跌入失败的深渊,以为无路可走时,总有一种坚定的力量,让我们重新站立。它可能是祷告的安慰,可能是圣经的一句话,可能是某个弟兄姐妹的陪伴。那一刻,我们像那位被抓的女人一样,看见怜悯的眼睛,听见生命中最温暖的声音:“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生活中的羞耻并不总以罪的形式出现。有时是失业的痛苦、感情的破裂、梦想的破灭。我们试图掩藏、安慰自己,但这些都会让人窒息。神进入这些黑暗,将它们翻转,使之成为彰显祂恩典的舞台。耶稣没有在广场上指责那个女人,也没有将她的失败变成标签。祂只是展现了一条道路——从绝望到希望,从羞愧到自由,从死亡的威胁到生命的复兴。这条道路不易,但是真实、彻底、全面。
如果那位女人没有遇见耶稣,她或许会继续沉沦,被羞耻压垮。但因为祂的怜悯,她获得了重生。我们的生命也一样:神不会忽视最深的秘密,也不会回避最羞愧的角落。祂伸出手,拉我们脱离深渊,让我们昂首挺胸地走向光明。祂不遮掩失败,也不简单抹去罪污,而是将它们翻转,使黑暗片段成为彰显荣耀和救恩的高峰。
每当回想这段经文,我总怀着敬畏与感恩:我们是落在神恩典中的罪人。极端的失败,祂的极致拯救也能覆盖;极深的黑暗,祂的光明也能穿透。祂的救恩不仅让我们脱离法律的咒诅,更救我们脱离心灵深处的死寂,让我们在生命中自由呼吸、喜乐奔跑。
捉奸审判之地曾是羞耻象征;石头投掷的威胁让人窒息;恐惧、羞愧如深渊压迫人心。可在这一切之上,耶稣俯身而下,将怜悯撒入尘土,使生命重生。面对罪与失败,不必惊慌或自责。耶稣就在尘土中,用怜悯写下我们的名字,用爱抹去羞耻,用救恩翻转生命。祂的拯救全方位、彻底,就像那位被抓女人最终感受到的怜悯一样。
羞耻之地,终成怜悯之所。这就是福音的力量,也是神救恩的奇妙所在。无论我们处在何种困境,神的救恩都在呼唤我们:“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祂的极深怜悯,是我们得以更新改变的力量之源。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