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片区,乡教务组安排两个神学生轮流为我们几间教会讲道。其中一位神学生的讲道恩赐尚且不是很明显,甚至连他自己教会的信徒都反映,每次讲道结束他就立刻离开了,信徒想找他做个祷告都来不及。这个同工并非侍奉不认真,实则为人老实内向,加之在这方面没有人提醒,自己也没有认真观察和总结,也就服侍中留下了诟病。
其实,教会侍奉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容易。它不仅需要我们对信仰有坚定的持守,更需要在与人沟通、服务弟兄姐妹等实际事务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就像那位神学生,或许在讲道的理论知识上有所准备,但在讲道结束后与信徒的互动、回应他们的属灵需求等方面,因缺乏主动意识和合宜方法,导致了侍奉中的不足。这提醒我们,侍奉者在侍奉的过程中也要边侍奉边学习,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侍奉果效越发彰显,真正荣神益人。
要忍耐,不要不管不顾
在教会侍奉,有时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甚至可能面临来自弟兄姐妹的误解、质疑,或是在处理事务时遇到难以调和的分歧。这时若缺乏忍耐心,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强行推行个人的主张,很容易引发冲突,破坏教会的合一。
真正有智慧的侍奉者,会懂得在分歧面前保持冷静,先耐心倾听各方的想法,理解彼此的立场和感受,就像圣经中教导的“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他们不会因为一时的不被理解而急躁,也不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与人争辩不休,而是将忍耐作为内心的盾牌,在等待中寻求上帝的带领,在包容中化解矛盾,让真理的光通过温柔的言语和谦和的态度彰显出来,使教会的侍奉在和睦中有序推进。
侍奉不要“横冲直撞”,也不要不管不顾。有的年轻同工认为自己是持守真理的,哪怕为了神得罪人也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想法看似是对真理的坚持,却忽略了真理的彰显也需要合宜的方式和爱的根基。圣经教导我们要“用爱心说诚实话”,如果只强调“诚实话”而忽略了“爱心”的包裹,就可能使真理变得生硬,甚至成为伤害他人的工具。年轻同工固然需要有对真理的执着,但更要明白,侍奉的对象不仅是上帝,也是身边的弟兄姐妹,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人,而非拆毁人。
真正的侍奉不是凭着血气行事,而是靠着圣灵的引导,以温柔、敬畏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即使在坚持真理的同时,也要顾念他人的软弱和感受,用智慧的言语和包容的胸怀,让真理在彼此的理解与接纳中扎根,而不是用“横冲直撞”的方式将人推开,更不能因为自认为正确就对他人的感受“不管不顾”,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也可能因缺乏忍耐和爱心,使侍奉的果效大打折扣,甚至给教会带来不必要的纷争。
要多观察,学会进入弟兄姊妹之间
作为在教会侍奉的同工,一定要走进弟兄姊妹中间。用心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了解他们在信仰路上的困惑与挣扎,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难处。如果我们只是站在弟兄姊妹之外,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去指点或批评,就很难真正理解他们的处境和需求,所传递的信息也容易显得空洞和疏离。
有些弟兄姊妹不愿意参加探访事工,因为在基层教会,有许多软弱的肢体要么是生重病的,要么比较困苦,还有些不是那么讲究卫生的。他们对这些弱势的人群有些嫌弃。但我们要有主耶稣怜悯的心肠,越是在面对这些群体时,就越要放下自己的偏见与顾虑,主动靠近他们的生活。当我们以基督的爱亲近他们的时候,自然也是对主爱的传递,也是对我们自己侍奉的一种重新认识和帮助。
要谦卑,不要总是高高在上
作为侍奉的人,由于长时间站在讲台上教导信徒,自然而然地就容易形成一种以“教导者”自居的视角,习惯从讲台的高度俯瞰弟兄姊妹的生命状态,却忽略了在日常相处中去发现他们真实的生命细节。
其实,我们应当主动从“讲台”走下来,走进弟兄姊妹的家庭,和他们一起承担生活的重担,分享生命的故事,才能真正看到那些在讲道中无法触及的心灵角落。这种观察不是带着评判的审视,而是带着爱的关怀去感受,如同主耶稣在世上时,常常与税吏和罪人同席,在日常的相处中洞悉人心的渴望,用温柔的怜悯建立生命的连接。当我们以这样的姿态进入弟兄姊妹的生命,侍奉就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双向的生命滋养,我们也能在其中更深地体会“道成肉身”的真理,让侍奉的根基扎根在真实的生命关系之中。
作为侍奉主的人,要因主的爱去侍奉教会和弟兄姊妹。侍奉是对神的敬拜与回应,但也是对人的关爱与造就。如果我们的侍奉只是变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指令传达,或是脱离实际生活的理论宣讲,就容易在无形中将自己与弟兄姊妹隔离开来。真正的侍奉应当带着仆人的心态,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当我们以这样的谦卑之心去服侍,才能让弟兄姊妹感受到基督的爱不是遥不可及的教条,而是真实体现在彼此的接纳与扶持之中,使教会成为一个充满温暖与联结的属灵大家庭。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义工。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