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你坐到前头来,等下我给你洗个jio(脚)。”
2025年4月17日,受难周团契日,华中一所教堂内正举行谦卑礼,又叫洗脚礼。
一位弟兄右脚跪在地上,左脚支撑,捧着坐在椅子上另一位弟兄的脚,放入水盆中,双手轻轻撩起水,边洗边祷告。他左肩搭着白毛巾,小心地将弟兄的脚放在膝盖上,擦干后慢慢穿上袜子。这个为他人洗脚的人,正是刚刚主持礼拜的主礼人。
过道的另一边,证道人段牧师正在为一位年轻姊妹洗脚,边洗边感叹,“感谢主赐给我们这个好姊妹,一双奔走传福音的脚。”
此时,教堂内非常热闹。传道人和同工们端上了早早准备好的水盆,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每个盆子套着一层塑料袋。每位信徒洗完脚后,换水、换毛巾、换袜子,一切井然有序。
从后排望过去,被洗脚的信徒中,有头发花白的穿红裙子的,有年纪轻轻穿套装的,有正襟危坐穿衬衫的,还有披着顺丰同城制服的……有的人大大方方,有的人则显得有些羞怯。不到三十岁的传道人拉着一位阿姨过去洗脚时,她趴在小姊妹耳边轻声道谢。
“不管你有权有势,还是啥都没有,我们的神都爱。” 堂里一位年长的姊妹回家路上提起洗脚礼,忽然操着乡音说道。
“我就是感恩,感动。” 那位刚被林牧师洗脚的弟兄,上个主日才刚来到教会。
“为什么突然选择来教堂?是被人传道了吗?”
“耶稣救了我。”他面无表情地回答,简单一句话让人心生惊讶。
他的母亲是基督徒,从小家里便是聚会点,他却一直不信,直到母亲过世,最近因为生病濒危,经过他人的祷告,他奇迹般转危为安。
“要是我早点信就好了……我们应该感谢耶稣。”他低声说。因此,他特意选择这所名为“感恩”的教堂来参加礼拜,哪怕距离家里不远处还有一所大教堂。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双手抹眼睛——“我想起耶稣了,明天就是耶稣的受难日,他被打,被拉出去审问……”
看着热闹的会场,他又感慨道,“我觉得这个仪式很有意义,大家就像一家人,融合在一起,非常亲近。”
林牧师特别指出,传道人为弟兄姊妹洗脚,绝不是形式化或作秀,而是希望让信徒真实感受到基督大的服侍小的谦卑精神。在这里,信徒不用为传道人洗脚,因为信徒为传道人最好的洗脚,是“在日常的服侍中,配合传道人的工作,爱护和包容我们的传道人”。
每个人都在笑,手总有各种理由被牵起。正如段牧师在洗脚礼前的证道中所讲,今天是耶稣设立的团契日,团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相见、相聚、尽欢,真正的团契是彼此传播救恩的信息,有主的同在,彼此相爱,合二为一,彼此服侍。
也如她在圣餐礼前所讲,“耶稣设立圣餐,以他的宝血表明自己是逾越节的羔羊,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成为一个美善、团结、友好、合一的信生命共同体。”
保证每一位信徒都得到洗脚的服侍后,段牧师做了结束祷告,感慨道,虽然洗脚礼并非第一次举行,但这次却真切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
“我们这个家好不好?” 她问。
“好!” 众人拍手应答,带着笑,又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