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期教会的复兴看当下教会的发展

作者: 希兰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7-16 16:45:44
分享与播放

若要追溯教会的复兴历程,初期教会时期无疑具有无可替代的关键意义。初期教会的复兴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信仰力量的彰显。在那个时代,信徒们以极大的热情传播福音,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逼迫,他们的信心始终坚定不移。这种精神成为后世教会的重要榜样,也为今日教会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今日的教会在回顾历史时,也可以从中思考:当初的教会有哪些值得今日我们学习的地方?

同心合意

教会想要复兴,必须要同心合意,这是前提,也是基础。如果我们失去了同心合意,教会又怎能复兴呢?

教会的复兴,实际上也是弟兄姊妹生命的复兴。而弟兄姊妹生命的复兴,必须涵盖大家对共同建设教会的同心协力。这种同心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一致,更是内心深处对信仰的认同和对教会使命的担当。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恩赐,为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样的同心不是靠外在的压力形成的,而是源于对福音真理的深刻理解和彼此之间的真诚相爱。当每个人都愿意放下自我,以谦卑的心彼此服侍,教会的复兴便有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内在的合一能够激发信徒之间更深的连接,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坚定,也让教会在时代的变迁中保持活力与见证。

恒切祷告

教会的复兴必须包含大家恒切的祷告,要坚持不懈地为教会祷告。

有许多弟兄姊妹虽然祷告,但更多不是为教会的复兴和圣工的开展而祷告,而是为了自己的个人需求。这样的祷告虽然也有其价值,但若每个人都只关注个人的需要,教会整体的复兴便难以实现。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祷告方向,将目光从自身转向神的国度和教会的使命。只有当更多的人开始为教会的圣工、为弟兄姊妹的灵命成长、为福音的广传献上恳切的祈求时,教会才能真正迎来复兴的时刻。这样的祷告不仅是对神旨意的回应,更是对信仰生命的深度操练。

彼此相爱

一间复兴的教会必然是彼此相爱的,大家和睦同居,彼此包容和帮助,这才是真正践行主的教导。

有的教会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很“复兴”,他们判断的依据就是教堂的建筑很好看、很漂亮。可建筑的好看和漂亮就能证明教会是复兴的吗?如果这样说的话,那教堂不豪华、不漂亮的岂不就是荒凉的?也不能如此定义。

真正的复兴,看的是教会中弟兄姊妹的生命,而不是外在的形式或物质条件。初期教会的复兴之所以令人瞩目,正是因为信徒们展现出的生命改变和彼此相爱的见证。他们不仅在言语上表达信仰,更在行动中活出了基督的爱。这种内在生命的更新,使得教会成为充满活力与盼望的群体。当下的教会若要追求复兴,也必须回归到这个根本,注重培养信徒真实的属灵生命,而非仅仅追求外表的豪华。只有当每个信徒的生命都被神的话语深深触动,并在生活中践行出来时,教会才能真正显出复兴的实质。

乐意奉献

一间复兴的教会,必定有许多弟兄姊妹愿意付出自己,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

某一间教会主日聚会的人数有两百多人,可奉献款只有一百多元。这么算下来,人均奉献不足一元。为什么会如此呢?虽然我们不是藉着奉献款的多少来断定教会的复兴与否,但不得不说,一间复兴的教会是不可能缺乏奉献热情的。

奉献是信徒对神的感恩回应,也是彼此相爱的具体体现。当教会中的弟兄姊妹真正明白神的恩典,并在生命中经历祂的信实时,他们自然会以欢喜的心来奉献。这种奉献不是出于勉强,而是甘心乐意的,因为他们的生命已经被神的爱所充满。一个复兴的教会,其成员必定愿意为神的国度摆上自己的一切,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金钱,都成为荣耀神的器皿。这样的奉献不仅反映了个人与神的关系,也彰显了整个教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热心传道

既是神所复兴的教会,神的道必定会在教会中得到高举和传扬。若是一间教会,对神的真道都无动于衷,连神的道都无法激起他们生命的热情,自然不是复兴的教会了。

传福音是主耶稣赐给教会的大使命,也是神赋予每一位信徒的责任。当教会真正被神复兴时,人们会迫切地渴望听到神的话语,并且愿意将这宝贵的福音分享给更多的人。因为神的道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命,也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指引和力量。在这样的教会中,无论是牧者还是平信徒,都会以火热的心参与传道的事工,不遗余力地把救恩的好消息带给那些尚未认识神的人。这种对真道的热爱与行动,正是复兴教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会必须要复兴,但复兴不能仅仅成为我们的口号。要让复兴真正落实在行动上,需要每一位信徒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神的敬畏与渴慕。要遵守神的教导,严格地靠主行在祂的道中。教会的复兴不是依赖外在的形式或短暂的热情,而是源于对真理的深刻理解和切实遵行。只有当信徒们在生活中活出信仰的真实,用爱心彼此服侍,用谦卑的心寻求神的旨意,如此才能使我们自己的生命复兴。当每一位肢体属灵生命复兴的时候,教会才能真正走向复兴的道路。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