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到两间教会分享慕道课的内容,因为是上下午一天四场,所以中午就留在教会吃了便饭,也因此有机会与教会的长辈和同工们有了一些交通。
在谈到教会年轻侍奉同工的问题时,两间教会的负责人(都是侍奉超过三十年的老同工)都表示,现在的一些年轻侍奉者,哪怕是一些传道人,他们的侍奉热情都不如曾经的那一班老同工。他们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去探访的时候,不要说是本村的信徒,就算是外村的,同工只要知道了情况,就会立刻多次约时间去探访,为他们做祷告。没有任何的好处,没有什么补贴,有时候要骑车到十几、二十几公里之外,大家也有时间,还都很热情。可现在的一些传道人和同工,总是没时间,离自己几里路的信徒家也很少去探访。不仅如此,教会有一些活动,比如慕道友学习会(我们这里的慕道友学习会是大事,人员聚集的程度类似培灵会。一般都是连续3天的学习,12场次的分享,教会的主要同工都要来参加)好多人都没来,要么说是有事,要么就是上班。两位老负责人都表示,有时候去探访,都找不到这些人,只能找那些年龄大的老同工。
总结来说,就是教会有大事的时候,年轻侍奉者一般都推辞不来;教会要有探访的时候,他们也常常称没有时间。可教会年底有年终补贴的时候,他们从来不说自己不配,反而积极要钱。有些侍奉多年的老同工,事情做了不少,教会给了钱,他们却基本都重新奉献给了教会。这样的对比让两位老负责都感慨:一些新上来的侍奉同工,与以前的侍奉同工相比,在付出精力和时间这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生活有压力,经济上不自由
相比较而言,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比较大。举一个最简单例子:当下有多少年轻人不背负房贷呢?越是地段好的房子,房贷可能就越多。就算没有房子的,也大多要交房租。再加上每个月的生活费、水电费、车贷、停车费、燃气费、交通费、人情往来费用、孩子学习补课费用等等,压力实在很大。三十年以前,就算每个月没有工资,只要家里有几亩田,就有饭菜吃,可现在不行。就算我们花费很少,每个月什么事都不干,这些费用必须得交,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一点一点上班才能挣来。因此,年轻人也没有大家看起来那么自由潇洒,必须每天为当月的工资劳碌,去教会并为主多做工的时间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环境的影响,内心被世界吸引
不同人的价值观不同,不同价值观下的人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当我们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有了钱,甚至从小房子换成了大房子,从县城的房子换到了市区的房子,从普通的小汽车换成了好的小汽车,我们的内心又怎么能一点波动没有呢?又或者看到别人用着昂贵的手机和电脑,每个月都追着时尚,穿的尽是最新款和时髦的衣服,我们又怎么能不羡慕呢?也因为羡慕,往往就会悄悄地比较。当自己不如他人时,可能就会暗暗较劲,就更容易激发我们对金钱和名利的渴望,也就更容易忘记自己在教会和福音事工中当尽到的责任和使命,继而把时间花在挣钱攀比上了。
对侍奉的认识还不够
上述分析的其实都是外因,最主要的还是内心,也就是我们自身对侍奉和神的认识。外在的原因确实会影响我们对神渴慕和奉献的心志,但若我们的内心始终坚定,结果必定会不同。
我们分析过一位年轻同工当下的具体时间安排,他既要忙于家庭、工作,又要兼顾侍奉,确实不容易,但也不至于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正如一位老负责人问的:“我承认他们年轻人现在生活压力大,养家糊口不容易,但我们并没有要求他们每天都来教会,也没有要求他们每天都参与探访的事工。哪怕就是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只要抽出半小时的时间参与一次对弟兄姊妹的探访就可以,这么简单还有压力吗?就真的没有时间吗?究竟是没有时间,还是不愿意抽出时间呢?”
当下的很多年轻人有不少社交活动,比如聚餐,今日他请我,明日我请你,推杯交盏之间时间也就过去了。适当的社交活动对人的身心灵及工作都是有益的,过于频繁也未必是好事,它不仅会磨掉我们的时间,还会消磨我们对主渴慕和付出的心志,让我们越来越享受这样的安逸,忘记自己的使命。
作为侍奉同工中的一员,我理解一些同工侍奉的难处。家庭、工作、侍奉三者确实很难平衡和协调时间,但作为义工侍奉者,我们并不要求你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侍奉中,只要每个星期抽出一点点,哪怕就是半小时。当我们愿意花这半小时的时候,想必日后自然会有更多的半小时。为主侍奉其实并不是等我们有时间才做,而是要学会为主有时间、为主挤出时间。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