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在个人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题为《如何面对抗日爱国题材电影》的文章,引发了一些弟兄姊妹的热议,甚至有部分读者在后台留言中出现了过激言论,如“你就是假信仰”、“你比不信的人更可怜”等,甚至有人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更为不堪的言论在此不作赘述)。
我理解,部分基督徒对“爱国”议题存在抵触情绪,认为这与信仰相冲突。然而,基督徒的爱国情怀与持守信仰原则并不矛盾。本文无意探讨基督徒是否应当爱国,而是聚焦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基督徒在网络空间的言论,是否可以肆意妄为?
一、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有些弟兄姊妹虽然打着“爱主”“为主”的旗号,但在网络上的留言实在不堪入目。表面看来,似乎是在为持守信仰,实则已偏离了“爱人如己”的核心教导。不仅如此,随意在网络上发言,看似无人知晓,然而,一旦触及原则性问题,甚至触犯法律,同样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切勿因为网络匿名,就将其视为任意妄为的“安全区”。
二、发在网上,也是行在神前
主耶稣教导我们要彼此相爱,用温柔、谦卑的心对待他人,而不是用刻薄的言语攻击持不同意见的人。网络空间虽虚拟,每个ID背后却都是活生生的灵魂;我们的一言一语,都可能影响他人对信仰的看法。若我们以“为主争辩”之名,行论断攻击之实,不仅无法彰显基督的荣美,反而会让未信者对信仰产生误解,以为信仰使人狭隘、刻薄。
真正为主做工,是用真理劝勉人,以爱心感化人,而不是凭一时情绪在网络上发泄不满。我们应当省察:自己的言语是否随从了世俗的血气?还是持守了信仰的温柔与节制?须知,言语应当如盐调和、似光照亮,而非成为破坏和睦、散播纷争的工具。
当我们把文字发在网上时,这不仅是向人表达观点,更是行在上帝面前。别人虽看不见屏幕前的我们,主却看得一清二楚,祂鉴察人心。面对不同观点,我们应以尊重的态度讨论,而非随意论断、咒骂。这样的行为或许满足了自己的情绪价值,却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与不被神喜悦之上。
基督徒不只在线下要谨慎言语和行为,在线上亦当如此。无论身边是否有人监管,我们都要始终如一,因为这是行在神前,不能随心所欲。网络空间看似虚拟,却真实记录着我们每一次敲击键盘的选择;每一段文字的背后,都反映着我们内心的意念与属灵光景。
神的眼目遍察全地,无论是面对面交流,还是隔屏互动,我们言语是否出于爱心、是否彰显真理,祂都看得分明。我们在网上的每一次评论、每一次分享,都当存敬畏之心,如同站立在神殿中说话,谨慎自守,不随从肉体冲动,不被网络浮躁裹挟。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都要向那位鉴察人心的主交账;唯有在言语上结出圣灵的果子,才能让网络生活同样蒙神悦纳,也才能真正成为见证基督的光与盐。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