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信仰的实际:效法耶稣为父为母的心

作者: 张爱慧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21 17:51:32
分享与播放

信主很长时间以后,我们发现有部分信众虽然很勤奋地读圣经,也经常去教会聚会,可是属灵生命就是没有长进。为什么呢?

今天,圣灵感动笔者,让我们一同来探讨神的话语要进入生活的实际,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我们需要效法耶稣那颗为父为母的心。唯有怀着基督般的怜悯之心,才能真正活出基督的爱。

最近,神学院负责人R老师上周特意到我家家访,这周又热情邀请我去她新装修的家中做客。我们一边参观新房,一边共进午餐。

R老师和丈夫是再婚组合家庭,除了与前夫有一个亲生儿子,还收养了两个女儿。不仅如此,他们还收留了许多被遗弃的动物,包括五只流浪猫和一只狗。

平日里我见过许多再婚家庭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生活一地鸡毛。然而,多年来我去R老师家做客,从未见过他们夫妻争吵,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他们真的活出敬虔基督徒生命,在主内合而为一的心,凡事包容、忍耐,在基督的爱中合一。

他们一家人都是基督徒,都怀着耶稣基督的心,无论对人对动物,都是怜悯和满满的爱。在他们身上,我真切看见了基督之家的鲜活见证。

我和他们一同敬拜后,顺路去了集市。R老师采购了一些蔬菜,为孩子们买了鞋,还挑选了一束美丽的月季花。然后带我去参观新装修的房子:浅绿色的窗帘,绘有柳叶摇摆与飞燕的墙饰,阳台上到处随风摇曳的鲜花,处处透着温馨。她和孩子们一起准备午餐,厨房里热气腾腾,整个家洋溢着温暖的烟火气息。

据R老师介绍,家里新装修后,收养的两位女儿住在家里,亲生儿子住在隔壁小区刚租的50多平米的房子里。这份无私的爱让我深受感动。

这时,她丈夫从外面回来,满心欢喜地扑向阳台,去喂养家里收留的五只流浪猫和一只流浪狗。这些动物从不被圈养,而是自由自在地生活,个个养得白白胖胖。它们在阳台惬意地晒太阳,在屋里楼上楼下与沙发上下一直蹦蹦跳跳。

这个家,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生活在充满基督馨香之气的环境中,有秩序、有爱、也有自由。

让我分享几个生活细节:

吃饭时,他们践行“丈夫是家里的头”的理念。丈夫坐在餐桌的主位,妻子、客人和孩子们依次序坐好。餐桌上有野菜粑、番茄鸡蛋汤、香肠、拌豆腐干等家常菜。虽然只是粗茶淡饭,但一家人欢心笑语地进餐,一边吃一边交谈,构成了一幅温馨动人的画面。

我还注意到他们合理分担家务:妻子买菜,儿女们蒸饭洗菜,丈夫在饭后洗碗。主的爱里,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彼此相爱、互相体恤的生活。

坐在沙发聊天时,R老师坦诚地分享道,家庭中夫妻关系难免会有摩擦。比如,丈夫对动物过于溺爱,甚至允许猫狗偶尔上床或上灶台。虽然她与丈夫多次沟通,提醒动物身上可能有寄生虫,但丈夫坚持己见。她作为妻子选择顺服,以维护家庭和谐。

在亲子关系方面,R老师和我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都经历过儿子青春期的挑战,深知在这个阶段,父母与孩子之间很容易产生张力。她分享了一件事情。有一次,她主动去儿子租住的房子打扫卫生,结果儿子生气指出这侵犯了他的私人空间。R老师温柔地说:“孩子长大了需要自己的空间,我们当时就谦卑地给儿子道歉,并承诺以后征得同意再去打扫。”她认为,母子关系中有健康的边界,才有可能实现和睦相处。因为我正面临着类似的处境,R老师的经验给了我很大启发。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与家人产生误会,有时甚至会感到很气恼。记得有一次,我请教神学院的灵修导师J老师,她提醒我说:“凡事以耶稣的心为心,有一颗为父为母的心,怀着基督的怜悯心去爱人。面对人际冲突时,要始终把主耶稣放在首位,考虑耶稣遇见这件事时会如何看待,如何处理?”当我们的心与耶稣圣洁的爱相连时,就能从负面情绪中得释放,胜过撒旦队我们人际关系的破坏,在各种冲突中得胜有余。

灵修导师J老师同样怀着一颗为父为母的心,多年来坚持每天清晨6-8点、下午3-5点为数百名学生提供灵修辅导。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她都耐心地进行一对一指导。每当学生遇到特殊状况或心理危机时,即便是深夜,她也随时连线倾听、开导、陪伴。

还有一位H姊妹,当她得知教会某个肢体因出差无法照顾家中瘫痪的老母亲时,便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她不仅为老人喂饭、更换尿不湿、清洗衣物,更以细致周到的陪伴温暖老人的心。这份爱心正体现了耶稣的怜悯心肠。这当我们的父母年迈如孩童时,作为儿女更应当怀着为父为母的心来反哺他们。

正如经上所记:“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林前4:15)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即使我们已经熟读圣经,从不缺席聚会,也认真省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现如今,很多人掌握了丰富的神学知识,但却行不出来爱。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效法耶稣的生命,让我们的心与祂的心相连,培养一颗为父为母的心。唯有如此,才能摆脱自我中心的桎梏,转向以基督为中心的生命,真正践行爱人如己的教导。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四川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