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牧者分享希望在神学院知道的10件事

作者: 翻译:恩惠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7-10 17:20:07
分享与播放
圣经

乔纳森·林(Jonathan Hayashi)毕业于慕迪神学院(Moody Theological Seminary),现任密苏里州特洛伊市第一浸信会(Troy First Baptist Church)牧养同工。回顾9年的事奉生涯,他在“为教会”(For The Church)网站一篇名为《10件我希望在神学院学到的事》中谈到希望在神学院能够早知道的10件事。

以下是乔纳森说神学院从未教授,他却希望早知道的10件事:

1. 人们其实不热衷神学

神学院第一年,我为各类神学课程兴奋不已。但进入教会后,我发现多数人并不像教授们那样热衷神学讨论。教会分裂很少因神学争论,更多是因音乐风格或地毯颜色这类偏好。作为牧者,必须学会在这些灰色地带中智慧前行——这并非要抛弃神学,而是超越系统神学课的框架去实践。

2. 不同教会期待不同

每个群体都独特,关键要“读懂”他们。我曾服事三间教会,每次都需要调整对组织架构和行政事务的理解。明确会众对牧者的期待,并优先满足最关键的那些。

3. 事奉可能极其艰难

事奉本就艰难。多少次我想扔下毛巾说“我不干了”:志愿者永远不够、会众因不满教会方向离开、那些永远达不到的隐性期待、神学院描绘的美好事奉图景在现实中荡然无存……更煎熬的是领导层文化的消耗——同工间的高要求、执事会源源不断的建议,都让我措手不及。

4. 变革总伴随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改变,而我们必须学会应对。有些神学生以为单靠真理说服人就能带来改变,但现实中,刚毕业的牧者带着“非我即敌”的心态行事,反而可能导致教会分裂。事奉关乎心灵与头脑的双重更新——唯有神能成就这两者。

5. 我本该更多祷告

我们讨论祷告,却未将祷告刻入生命的DNA。有人说这不是神学院的责任,但我认为恰恰相反。若不着重操练这功课,我们培养的将是依赖训练而非倚靠神的工人。

6. 人性可以很丑陋

我认识无数退出牧职的同工,他们被教会当作沙袋般击打。是的,大家都是罪人,但被主内弟兄姐妹背后捅刀?教会既是最美之地,也可能是最伤人之所。我们本应预期罪人的行为,却总带着对完美教会的幻想毕业。爱护羊群的同时,也要通过休息和支持系统保护自己——当有羊咬人时,你才能更好应对。

7. 婚姻与事奉需平衡

一个事实是:教会职位可以再找,但我的妻子?我没有第二次机会。即使意味着失去教会的职务,我也必须守护婚姻。神学院从未教我平衡家庭与事奉。但若总把婚姻搁置,事奉就会不断侵占神圣的家庭时间。有时这意味着不接电话——人们会喊“这是紧急情况!”其实不是。每个对事奉的“是”都是对家庭的“不”。拒绝事奉不等于拒绝神,神先呼召你作家庭的守望者。

8. 学历真的不太重要

这些年的服事让我明白:人们需要先感受我的关怀,才会听进我的信息。神学院固然重要,但拥有知名神学院的道学硕士文凭不等于就是好牧者。西奥多·罗斯福说得好:“除非人们知道你有多在乎,否则他们不会在乎你知道多少。”

9. 注重培养领导力

神学院教授讲道法,却很少训练领导力。或许你善于传达信息,但若缺乏领导力,教会将举步维艰:招募志愿者、建立健康同工团队、塑造教会文化都会受阻。当问题非黑即白时,单靠引用经文远远不够。带领人度过困境和变革,才能真正塑造事奉。

10. 如何门训门徒

神学院从未教我寻找门训者或具体门训的方法。我们学习过布道课,却缺乏实际建造“门徒生出门徒”的操练。而我的首要呼召正是:培养能繁殖的门徒。

本文经翻译而成,原文链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